• 和记AG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数据 > 正文

    长沙自贸临空区2023年工作总结

    来源:长沙自贸临空区发布日期:2024-03-01

            2023年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自贸临空区紧紧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和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四个年”行动,整体呈现承压爬坡、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从功能区向产业园区、从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向统筹发展二三产业、从黄花国际机场单侧发展向圈层发展转变,圆满并超额完成了各项年度任务。
            一、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奋力完成全年指导目标
            七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绝大部分超额完成,部分指标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一是全年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70亿元,总量约占长沙片区55%、占全市20%、占全省10%;二是实际利用外资5460万美元,完成率109.2%;三是实现对非贸易28.02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全市水平(-10%);四是新设立企业1299家,完成率118.09%。外贸实绩企业298家,完成率116.86%;五是实现市重大项目投资额63.78亿元,完成率120%;新开工项目任务较好完成。六是全年按规定兑现人才政策内容2项,申报高层次人才4名、骨干人才5名。七是引进金融机构7家,超出任务数6个。
            改革创新方面:片区下达改革试点任务5项,均已完成;制度创新成果任务4个,形成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一项,“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获得国务院自贸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介(2023年第14期);入选第二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7项,申报第三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4项。
            特色指标方面:“保税+”业务发展成效显著,落地相关项目10个,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率先全省、全市实现业务破零,协调海关落地保税+业务分类监管,促进保税项目服务本省企业实现进出口额超26亿美元。两清单两增量稳步提升,全年有在建项目23个,竣工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00.4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0.94亿元,完成率123.8%。还有对接扩能项目109个,签约项目49个,签约投资额141.69亿元,签约率44.95%。
            二、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凝心聚力共促全面发展
            1.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招商机制优化。设立招引、落地、服务、综合等4个专项组,推行全员招商,实施项目资源图、重点攻坚图、落地项目进展图等挂图作战,不断提升招商质效。招商形式多样。围绕通用航空、医药健康、外资外贸等重要领域,采取以商招商、平台招商、湘商回归、小分队招商等方式,通过举办洪堡创新中心路演活动、通航产业发展论坛等系列大型招商活动,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招商成果突出。共引进产业项目50个(三类“500强”6个)、总投资超340亿元,实现100亿元产业项目、湖南首家本土货运航司中通货运航空、外商投资标杆性项目玉湖冷链以及湖南首个头部电商平台指定仓菜鸟仓等重大突破。通用航空研发、生产、培训的产业生态初步成形,基因检测、诊断、治疗等医药健康特色产业加速集聚。
            2.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绘制规划蓝图。锚准园区定位,形成“南工北城中贸易”功能布局,完成自贸临空区全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出台临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征地拆迁。坚持以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方式推进土地征拆工作,确保征拆工作一盘棋统筹有序推进。出让土地21宗、2226亩,金额30.43亿元。积极争资节流。吃透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资金投向,积极向上汇报衔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专项资金。年内申报专项债56.74亿元,发行4.2亿元。对综保区PPP项目开展保理业务,平滑延缓年底支出2.4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3亿元。加速项目建设。实行“一单三制”(项目流转单、首问责任制、提前告知制、项目管家制),无缝衔接保障项目落地。机场集疏运道路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八百里、声迅安防等重点产业项目,共计58个项目全面开工开建,井贝跨境电商产业园、临空产业孵化平台(一期)等26个项目如期完工。
            3.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税研发基地加快建设。在综保区设立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综合服务等功能区,瞄准未来医学产业精准招引项目,率先全省、全市获得4本保税研发账册,其中吉因加公司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亲自视察和高度肯定,还有芯超生物、首玺医疗等一批项目在谈,园区保税研发业态发展来势良好。制造业提升行动效果明显。扩能升级项目、湘商回归项目及竣工项目个数均在省级园区中排名靠前,在建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工企业44家,净增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净增6家,制造业税收总量2.66亿元,增量1.09亿元,增长69.44%。航空服务业形势向好。湖南航空、机场股份、南方航空、厦门航空等企业年营收约80亿元,增长79%。蔚蓝航校成为全省首家大型141部航校,鸿翼模拟机运营中心弥补省内飞行模拟机空白。园区成为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第三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4.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动力。制度创新成果突出。年内取得的国家级成果数量占湖南自贸试验区40%、长沙片区50%,省级成果分别占19%和37%。区港联动项目顺利建成并完成业务测试。同飞工程累计引进企业96家,实现进出口额近50亿元。平台动能强劲。黄花综保区全域封关运行,全国绩效评估排名上升至第52位,业绩排名第28名,新增AEO认证企业数占全市13%、长沙片区40%。开放通道拓宽。协助新开长沙至曼谷、长沙至特拉维夫2条国际货运航线,全年平均在飞国际货运航线5条,客运航线13条。1-12月长沙机场货邮吞吐量17.68万吨,增长13.5%;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6万吨,增长2.3%。长沙口岸食用水生动物进口量同比增长67%(7835吨),水果进口量(1721吨)超疫情三年进口总量,为2019年的2.2倍。
            5.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保障。升级金融服务。建设金融超市,设立转贷基金,“奖补朝享贷”累计助企低息融资约7500万元。突出高效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工建领域审批改革,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成为全市政务服务“揭榜竞优”现场观摩点。提升通关便利化。完成综保区卡口功能化改革,上线智慧园区通关小程序,开发“一票多车”排队叫号通关模块,优化非保税货物进区申报流程。精准提供服务。开通园区亲清服务热线(82512345),为企业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同时,园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三、党建引领、转变作风,夯实基础保障高质量发展
            1.坚定不移强党建。一是积极开展主题教育。领导班子从规律上认识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走找想促”活动发现解决问题100个,形成正反面典型案例2个,销号整改整治问题5个,促成调研课题成果转化5个。二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领导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全力支持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扎实推进“清廉园区”创建。加强党员干部监督教育,组织观看《沉沦与觉醒3》警示教育片等,利用反面典型警示和正面典型引导,筑牢党员干部廉洁思想根基。三是提升党员综合素养。充分利用“临空大讲堂”“数说临空”等形式,组织学习研讨12次。积极开展党员“微党课”“党员进社区”等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活动提质增效。
            2.多措并举抓整改。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巡察整改工作,自觉把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试金石,认真落实市委第六巡察组反馈意见,坚持举一反三,实行“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意识形态专项组、选人用人专项组、机构编制专项组已全面销号,36个具体问题全面系统推进。后期将始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以巡察整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3.聚焦实践强队伍。一是不断优化干部队伍设置,管委会班子成员全部到位,交流科级干部5名,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方式新进人员8名,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针对性培训学习,组织干部外出培训、考察学习近30批次,着力培育经济战线复合型人才;重点开展机关“五型”干部评比,弘扬“四敢四拼”精神,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三是结合企业实地走访情况,强化市级人才政策和自贸临空区E类人才政策宣传,推动辖区内企业积极参与市县区人才认定及政策申报,助推园区产业人才快速集聚。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市“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和全县“四个年”为要求,以“产值过千亿,挺进三十强”为目标,推进全员招商,紧盯项目攻坚,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创新突破,努力推动园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